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党建+”的工作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防控特殊时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模范引领作用,将立德树人工作抓细抓小抓实,夯实育人平台建设,打通学生管理“三全”育人途径和通道,在封闭校园期间线上课程、文化、网络、心理、网格管理、服务、社团活动、组织等方面创新机制,以“春风化雨”的育人理念推进疫情防控封校管理期间学生工作走深、走实。
一、党建引领夯实思政根基,扎实推进课程育人
在主题教育中,学院通过师生线上视频会、学院制定100条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等方式,细化学生管理模式。学院组织开展以“做好疫情防控,充实大学生活”“逆境携行 你我同心”为主题的班团会, 通过线上班团会形式指出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疫情形势不稳定,病毒传播速度快,希望同学们要继续保持目前学习和生活现状,牢记封闭校园期间的管理规定和安全防范知识。做好长期防护准备,筑牢安全意识防线。强调线上课程期间宿舍安全责任重大,宿舍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确保生活环境的绝对安全。他针对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部署,督促大家在防疫阶段要抓紧学习,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同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坚决维护好学校前一阶段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不给疫情防控工作“添堵”。
同时,学院以“思政元素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为着力点,学院书记、副书记和辅导员积极结合学科特点,结合教学新手段,从课程观到择业观进行引导。将协同育人作为育人重要指标,同向同行共育人才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踏实严谨、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
二、传承“授之以渔”精神,深入推进文化育人
学院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思想认识。通过特殊时期学生干部线上培训,增强学生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匠心“解惑”,授之以渔,学院着力推进辅导员智能化办公工作室建设,加强学生工作研究和实践探索,整合企业微信管理平台、新媒体中心、二级网站、学院公众号等院内各大网络平台资源,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信息化管理和网络服务工作,创新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积极开展网络活动,推动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封校管理期间,学生团队制作学院疫情防控宣传视频,组建学生网络管理员,做好舆情关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学院持续加强内容建设,在培养创新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抢抓机遇,大力宣传。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社团活动有序进行,学院推出“疫”期来运动“疫”起战疫情学院副书记张芮萌云端健身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学生手势舞比赛,抗击疫情.为爱发声系列专题活动,“我心向党喜迎二十大” 线上儿童剧录制、绘本故事有声读物、儿童舞蹈展演,创意歌曲录制、巧手慧心手工制作、抗疫绘画作品等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让所有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和参与展演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三、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大力促进心理育人
为了进一步加强封闭校园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从画的角度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未来即将面向实习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带领幼儿通过绘画打开了解世界的大门,并学会以画为媒介,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学院组织开展寝室静心“心随笔动,以画疗心”活动,由学院发起号召部分学生参与,线上以画疗心,走进绘画的世界。学生在寝室拿起画笔绘制心中那一片静谧的蔚蓝色天空。
四、优化“服务圈”,不断深化服务育人
封校管理期间,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庆佳、辅导员董佳鑫老师第一批进驻校园,24小时值班值守,守护学生在校期间安全,入驻学校后,不断深化服务方式和内容,切实深化服务育人“最后一公里”的良方。学院根据学生宿舍分布的特点,将学生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学院在校生1093人分布三个寝室楼,146间寝室,逐层深入的“1+3+N”多维协同的学生宿舍育人体系,辅导员实现三同(同吃同住同生活)育人,深入学生,服务学生。依托企业微信管理平台,推动“学”思悟行同心战疫,“前”行共建网格管理勇担当,宿舍网格化管理再部署落实,由外延式建设向内涵式发展,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服务育人。开展“云端健身课堂“一对一”视频健身指导,帮助学生保持健康学习状态,学生成长沙龙,组织专人策划拍摄“以奋斗致青春”、“理想不离乡”职业生涯规划宣传片,清明节前夕,参与辽沈战役纪念馆云端祭英烈、英雄故事听我讲等爱国教育主题活动,学院微信公众号以贴近青年学生的方式为引导、教育学生成长成才,解决学生封校管理期间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与疑惑。牢固服务意识,切实了解把握学生的需要,住校领导和辅导员老师深入学生寝室,或电话微信沟通等方式倾听学生意见及建议;学院领导班子线上会议,共同探讨、研究学生封校管理期间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
五、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引向深入,切实强化管理育人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院不断规范完善管理制度,积极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为培养新时代学前领域人才奠定基础。一方面,将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认识,认真学习领会学生处下发的疫情期间封校管理办法,和学生违纪处理办法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和安全教育,预警教育。
学院副书记、辅导员老师有话对你们讲:
天涯咫尺心,愿春早来,花枝春满;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学前与音乐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张芮萌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无数的身影在忙碌,在这场“战疫”中双向奔赴,师专人在努力地打破这层阴霾。封闭校园,让我们的距离“远在天涯”,但牵挂的心却“近在咫尺”,见不到你们的每一天,这些都是我最沉重的牵挂。日夜守护在最前线的学工队伍,平时育人为师,战时抗疫为士。他们为这个校园印刻下了最美的背影,感恩每一位奔赴前线守护学生们平安的锦州师专人。
我是一名学生工作者,我可以做最好的守护者;虽然不是第一批进驻学校,不能在前线冲锋抗疫,积极做好后方坚强的后盾,每次采购200多种不同类别药品,第一时间送往学校保障校内学生需求。全力保障外围的运转和物资运送一切如常。每一天的学生群内问候,每一次线上视频会议,每一次护送学生就医的陪伴,每一次在电话前的守候,我的心和校园的你们一起跳动。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疫情防控关键之时,有人看见了恐惧,有人看见了希望时光,让我们彼此守望,戮力同心,驱散疫霾的忧绪恐慌,守得云开的春日暖阳!
待疫散消,锦城的梨花会再次绽放,邀我们共赏,美好生活会如期而至,你我再次靥开笑颜。
守护,以师之名
——学院辅导员董佳鑫老师
我是一名辅导员
这是我的故事
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故事
这是我见证的时刻
更是我们共同创造的时刻
师者父母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疫情严峻紧急的形势下,最牵挂孩子的是家里的父母。而在校园里面,扮演父母角色的,是全体辅导员。“起床早检啦,快收拾好寝室卫生”“今天特别冷,穿暖和点儿”“下雨啦,记得带伞”“间隔排队取餐啦”“快集合,体育馆一米线排队做核酸” “在实习单位也要注意防控,保护好自己”……这些像极老母亲的唠叨成了我的高频输出,只因“师者父母心”,父母不在身边,辅导员是学生最亲最近的人,照顾好这群大孩子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守护你们是我的责任
———辅导员老师於秋宇
“老师,我们的青春里疫情都占了好几年”,20级学生对我开玩笑道,没有不满,些许惋惜,不是埋怨,而是当前“疫”期,封校的乐观,是学前学子独有的“浪漫”视角。还没进住学校前陪同学生在外就医后有一位学生这样说道:“老师谢谢您的全程陪同、让我有了独自一人在这个城市的安全感。”我想说,守护好你们是我的责任,我们要将抗疫进行到底,约定春暖花开之时一切如初!